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老年教育 > 诗词楹联 > 诗词第一名
诗词第一名
上传处室:    整理上传人:    发表日期:2017/11/21 1:04:54    点击量:6688 次

编者按:近年来,贵州老年大学诗词班学员在学校举办的“我的校园梦”和“我爱老年大学”等征文大赛中频频获奖。尤其丁庆生同学,在“美丽贵州”省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现将其作品登录如下,供大家鉴赏。

 

古风《黔中奇葩》

——学习贵安发展战略规划有感

丁庆生

黔中怒绽美奇葩,一花引来百花发。

贵安新区平地起,新城新村跃光霞。

西部开发谱新曲,创业创新激情撒。

六大基地擎天柱1,产业集群奏琵琶2

城乡组团园林美,山青水秀环境佳。

交通网络通八方,商贸物流达天涯。

科技创新来支撑,永续发展人人夸。

法制贵安享尊严,人民安居嘉年华。

开发潜力如井喷,后发赶超数我家。

无须十年邀君访,江山锦绣美无暇。

好个蓬莱仙境地,王母娘娘也羞煞。

 

 

注1:指新区规划建设的特色制造、资源加工、绿色产品、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六大产业基地。

 

注2:指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有如音律之美。

 

 

学习古诗词的粗浅体会

丁庆生

 

作为古诗词的爱好者和初学者,拙作古风《黔中奇葩》,

在贵安新区2015年全省中华诗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我在感到意外和喜悦之后,更多的是感受到力量、鞭策和责任。

我愿借此机会感恩老年大学的学术氛围和黄润蓬老师的启蒙之恩,感恩贵州诗坛先贤关爱帮助后学“书裙”、

“说项”的古贤风范,也感恩众多诗友的鼓励。谈不上认真的理论学习,也缺乏创作的历练,有些粗浅的体会愿请教于先贤和诗友们。

要有时代的担当精神。古人云:“诗言志”、“诗乃心声”,

生活无处不诗歌,我也有同感,诗乃对现实生活感悟的激情表达。否则绝难写出快炙人口、有生命力的好作品。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知难而进,中华圆梦正扬帆远航。

诗人和诗词爱好者理应成为“时代弄潮儿”。我爱时代风云并寓志于诗、借诗抒情,我也爱花前月下、山山水水、花草

鱼虫、故纸寻趣,但任何的题材,都应加注时代的浓墨重彩,

加注青春的气息,焕发生命的绿色,在自我教育和提高的同

时启迪人民,教育人民。因此,歌唱祖国、歌唱改革、为中

华圆梦而讴歌,永远是诗人们创作的主旋律。

要严格继承中华诗词的精髓。中华诗词是中国文学桂冠上的璀灿明珠。我初入诗词殿堂,还仅是窥视一般,就被她的灿烂辉煌和无穷魅力所深深折服!大有“迟拜诗坛今生憾”

之感。试问,试想,如果没有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中华文化何在?文明古国何在?但是中华诗词有自身严格的规范,我遵从老师的教诲,初学入门就从严要求自己,力

求掌握古诗词的自身规律,崇尚传统、按规写作,认真入门。

当然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思维理念、语言表达的方式都在发

展之中,诗词创作也面临创新的实践,但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对传统无知,岂可奢谈创新!

要善学、勤思、多练。我在古诗词习作中,体会到一首好的作品,应将主题、景色、物状、志向、意境五大因素统一于可吟可诵的音乐美中,并从中获得感悟,有激情有冲动,方能提笔,切不可硬着头皮写口水诗、打油诗。为此,首先要善学,掌握必要的诗词理论,写作技巧和汉语基础。要勤思,我的方法很笨也很有裨益,选择古今精典作品进行解剖,按诗词范式,逐句逐字分析其平仄、相对、相粘、对仗’.并进而分析优秀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心境、表达手法是如何寓情于诗的。方法虽苯,但受益匪浅。在此过程中,我还摸索到成律的关键字位,制作了一个“自学入门表”,作为习作之参考而颇有帮助。当然,最重要的是多练,自入门规范学习近八个月来,已习作古风、绝句、律诗、词令约百首,从中体会到,学、思、练是一个螺旋式良性循环不断上升的关系,周而复始假以时日必有长进。

最后,我诚恳的希望今后能得到更多良师益友的帮助,我期待着!盼望着!并不揣冒昧借拙诗七律《获奖感言》,言我未尽之言,谢我未尽之谢。

七律·获奖感言

——献给暮年学诗初征中,一切助我之良师益友

师心兰蕙散奇香。

敬业育德亮睿光。

举荐“书裙”王献老,①

延誉“说项”敬之杨。②

吟园老汉勤耕晚,

益友良师助成长。

恩感先贤多教诲,

中华圆梦暮歌昂。③

注:①②“书裙”、“说项”两个典故,分别取于《宋书·羊欣传》和《唐读纪事》中,南宋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唐代诗人杨敬之关爱后学的故事。

③略表本人愿为学习中华诗词、讴歌中国梦的心愿。

 

 

颂贵州老年大学诗词班

贵州老年大学、贵州诗联  支宗岳

 

龙钟老态恰逢春,梦想吾济入艺林。

画栋雕梁悉力助,诗乡异彩传佳音。

 

联系电话:(0851) - 86610469    传真号码:(0851) - 86610469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路9号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8000117号   技术支持:成相网络

Copyright 2006-2024 贵州老年大学(贵州老年教育) 版权所有 http://www.gzlndx.com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658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2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