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老年教育 > 散文感悟 > 依恋家乡山和水
依恋家乡山和水
上传处室:大方县老年大学    整理上传人:高祥勋    发表日期:2018/1/23 12:25:47    点击量:6994 次
    退休之后,我也像很多同龄人一样,来到孩子们身边享受天伦之乐。除非有特殊事情,偶尔回次家乡,其余时间都在县城安度晚年。虽然离家乡有些远,但有儿女相依,还有若干同学及亲朋好友,时不时的搞个家庭聚会、同学聚会、亲戚聚会,喝杯小酒,玩玩小牌,拉拉家常,叙叙旧情,聊聊趣事,侃侃人生,倒也其乐融融,不觉寂寞。不过,乡愁是永远割不断的,茶余饭后总想听听家乡的声音,看看家乡的变化。

清明节,儿女们都放了假,我带着他们回到我出生之地——路海,给上几辈老人扫墓。从贵阳出发,上贵黔高速、黔大高速,两个多小时左右就到了大方,出站之后继续行驶,一路沥青铺过东关、安乐到达石笋,然后是一条新修的盘山公路映入眼帘,逶逶迤迤,曲曲弯弯,在这里分支出去,顺着新修的水泥路,几分钟时间我们就到了目的地。村民告诉我,这条宽4.5米、厚20公分的通村公路是近些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财政出物资,村里组织大家投工投劳建成的。

这是我第一次乘车来到路海。以前到路海,要么乘客车到东关或者滥泥沟后再步行20多里或30多里,步行虽然辛苦,但在晴天可以利利索索的走进来。如果是雨天,泥水相搅,不仅泥水没过脚背,身上也会沾满泥。村民的日常生活用品要么用马驮进来,要么用背箩背进来。那时候,路海没有一间砖混水泥房,几个村民组全是低矮的土墙房,间或有一两间木架房也是解放前稍微富庶的人家修建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路海小学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全校师生只得暂借农户住房进行教学。2000年秋,香港善启慈善基金会捐建路海小学,伍启宁小姐代表基金会到路海为该校举行奠基仪式。走进路海时鞋跟被拔脱,脚被崴伤,第二天只得骑着农户牵的马走出路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15年,进出路海只有羊肠小道“水泥路”。这里唯一的水利设施是1958年修建的路海水库。目的是为了解决达溪区核桃公社的饮水和灌溉问题,但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原因,水库建成后一直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倒是给周围村民造成了安全隐患,年年有人溺水而亡。80年代起也成为病险水库,好在1992年县里筹集有限的资金对它进行了加固处理。

路海,亦称阿路海、阿路黑,彝语“路”(鲁)为龙,“海”(黑)为地方,阿路海意即:阿路家的地方。1992年撤并建后属新建在滥泥沟的核桃乡。1952年,全县实行土地改革,被划为贫农成份的父母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耕地和荒山,并于同年修建了属于自己的住所——三间土墙房。次年,我便在这土墙房里出生了。1958年,刚刚五岁半的我被父亲送进了学校,开始启蒙。三年困难时期,各地大办集体食堂,家家户户都不准开锅,全部集中在食堂吃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粮食困难。那时的我,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一天中午,我从学校到食堂先吃了由管理员打给我的一小碗饭,吃完之后,父母刚好收工回来吃午饭,父亲问我吃过没有,我由于没有填饱肚子,就给父亲撒谎说:“还没吃。”父亲即刻到食堂为我打来一份,我狼吞虎咽般吃了就回到学校。这本来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却被一个亲戚举报。为了这一小碗饭,当地干部将父亲捆绑起来吊打了一天一夜。路海不能住了,为了继续活下去,父母带着我和弟弟逃离了那个地方,来到白泥窝投靠外公家。以后,我继续上小学、初中、高中、师范,走上了三尺讲台。然后结婚生子,赡养父母,回到路海的机会少之又少。

原来的路海村辖九个村民组,即路海、大寨、新田、新胜、海丰、海坝、连山、连丰、群山。并村时民政部门将之与伐木村合并。今年,再回衣胞之地,正是早春三月,许多人家已经开始播种。山顶上或红或白,或蓝或紫,各种山花缤纷绽放;油菜花犹如金色的彩带拴在山腰上。座落在高高的山岭间六个村民组,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纷纷回家盖新房,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环绕水库一周的公路把几个村民组串连起来,经过改造的农村电网电压稳定,一到晚上,万家灯火,星罗棋布,电视机的声音不绝于耳。家门口的桃花和李花之中掩映着新购的农用车、小轿车、摩托车,一会儿开出,一会儿开进。花树下飘出美妙的歌声,有王二妮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玖月奇迹的《中国美》、张也的《贵州恋歌》、韩红的《山水贵客》,也有张超的神曲《我在贵州等你》,毛阿敏的《毕节,我可爱的家乡》、龚玲娜的《我爱家乡杜鹃红》、凤凰传奇的《奢香夫人》,还有阿鲁阿卓的《云贵高原》、马关辉的《美丽大方》、奥桥阿哲的《水西谣》。小学操场里,一至六年级的孩子们穿着整齐鲜艳的校服,正在做课间操,红领巾随着和煦的春风中在胸前瓢动。中午,孩子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吃着可口的营养餐,那钱是国家财政拨的,每人每餐三元钱,规定一分一厘必须用在孩子身上,任何人不得克扣挪用。漫步于寨子中,屋檐下一串串红皱椒,像长长的彩绸,穿枋上一挂挂玉米玲琅满目,圈舍里猪牛膘肥体壮。由于四周山上野花盛开,很多人家都养有蜜峰,大概有150多桶,自采的蜂蜜值150元一斤。水库边上宽敞的健身广场,有体育设施、健身器材,供村民闲暇时健身娱乐。我不禁想起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在威宁县迤那镇扶贫时总结出的“四看”(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虽然这里还是贫困村,还有低矮的土墙房,还有低保户,仍然贫穷落后,但总体来说,与其他地方相比,与五年前相比,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这都得益于这些年党的扶贫政策的倾斜,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得益于村支“两委”努力和各族群众的辛勤劳作。

村主任是家族中的兄弟,四十多岁,上过学,打过工,做过包工头,年富力强,晚上请我们一家吃饭并受邀在他家住宿。闲谈得知,现在乡里准备将路海打造成为新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目前已引资种置了2000亩刺藜,打算在盘山公路两旁种植油菜和荞麦,寨子周围再扩大优质果树栽培和养蜂,既供观赏,也可发展经济。下一步还将请规划部门帮助,对路海的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予以调查,然后作出整体的规划,对外招商引资,以不破坏自然生态为前提,进行高起点设计、高起点建设,不照搬已有模式,不吃别人嚼过的馍。

路海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周围群山环抱,曾有一位领导和一位电视台记者到过这里,他们对路海优美的环境赞叹不已,形象地喻为“九龙汇水”。不说不觉得,仔细一数,还真有九个龙头伸向水库,维妙维肖。水库周围有三个溶洞,其一为水帘洞,位于库坝上方,洞厅高大宽敞,钟乳垂吊,石幔丛生,内有暗河,据说可通路布。其二为大岩洞,位于岩冲子,洞厅可容百人以上,也有暗河。其三为谭家岩洞,位于谭家岩,也是景象万千,令人流连。大寨组后面的古营盘保存完好,据说是当年为防太平军而建的。路海海拔较高,四周山顶上绿树成荫,有连片的野生樱桃、毛栗、猕猴桃,还有野生天麻、香菌。春夏秋冬皆有野花可供观赏,皆有野果可供采撷。水库大坝海拔约为1700米,两山最高处,则有2500米以上,这里气候凉爽,土地肥沃,适合蔬菜种植和高山农作物种植,如果能在这里发展晚季节蔬菜和高山水果最佳,更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和山地旅游,如果能在这里开发登山游、体验游更好。

明天,路海一定会更好,更美,更嗨!

联系电话:(0851) - 86610469    传真号码:(0851) - 86610469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路9号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8000117号   技术支持:成相网络

Copyright 2006-2024 贵州老年大学(贵州老年教育) 版权所有 http://www.gzlndx.com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658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2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