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贵州老年大学 贵州省博物馆 “贵博芳华讲解队”队员招募通知
贵州老年大学 贵州省博物馆 “贵博芳华讲解队”队员招募通知
上传处室:教务处    整理上传人:高慧琳    发表日期:2024/5/15 11:44:32    点击量:4290 次

尊敬的各位学员:

贵州省博物馆拟与新闻媒体组织开展博物馆之友“贵博芳华讲解队”招募活动,特在贵州老年大学设置线下选拔专场。以芳华讲解队招募活动为切入点,在中老年群体中掀起了解贵州历史的热情,开展以贵州历史为主的国宝科普教育,让博物馆走进民众,让贵州历史入脑入心,从而传播优秀的贵州历史文化。

在比赛中胜出的选手,将获得博物馆认证,成立“贵博芳华讲解队”,参加博物馆组织的义务讲解活动,还有机会在博物馆的指导推荐下参加全国性讲解比赛等

一、活动时间

2024年5—2024年7月

二、报名要求:

1.50——65岁的中老年群体,大专及以上学历。
    2.热爱博物馆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3.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庄重大方,有亲和力。
    4.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声音宏亮,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选拔安排

根据赛制划分三个阶段:报名初选、业务培训、决赛,每个阶段有相应呈现形式,活动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1.第一阶段:我和国宝初相识(报名初选)

(1)报名方式现场报名:前往2号楼402办公室报名;②电话报名:致电0851-82269455报名。联系人:高老师。

2)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5月24日17:00。

3)初选准备内容:自我介绍,2-3分钟有关博物馆内容的故事演讲或者选取一件文物进行介绍(省博物馆提供的六件文物及讲解词供参考,详见附件)。

4)学校初选:暂定5月下旬,由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时间地点。

5)正式初选:暂定6月上旬,学校与省博物馆组建专家评审团,选手现场3分钟讲解展示,评审团现场打分,选出晋级选手,发放晋级卡,晋级者可参加第二和第三阶段。

2.第二阶段:黔地多宝藏(业务培训暂定6月中旬

由省博物馆组织专家团队,对社会选拔和学校晋级者在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免费培训,课程设计包含贵州简史、国宝知识、讲解技巧、礼仪规范、普通话发音等方面。

3.第三阶段:我把贵州说给您听(决赛,暂6月下旬

在贵州省博物馆举办决赛,媒体进行全程直播。决赛由个人才艺展示、现场讲解我和国宝的故事、我为贵州代言三个环节组成,由省博专家团队和社区观众选出最后的20位讲解员。在博物馆举办颁奖仪式:为入选的芳华讲解队队员颁发聘书。

 

贵州老年大学教务处  

贵州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

2024年5月15日   


附件:

贵州省博物馆精品文物讲解词

一、西汉 饰虎铜釜】

 

圆底铜釜的是巴蜀文化、夜郎文化、滇文化、百越文化共有的炊器。但是,在夜郎文化中,它还有个非常特殊的用途——葬具,即作为高贵身份墓主人的头部扣器,这种形式的墓葬也被称谓“套头葬”,是夜郎文化一种特有的葬俗。

这件饰虎铜釜出土于贵州省赫章县可乐墓地,器型规整,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良,体量硕大。出土时套于墓主人的头部,器外壁布满烟炱痕迹,显然是墓主人生前实用的一种炊具。在铜釜的肩腹部对称饰一对立虎,颈部各饰有一条项圈,虎颈项圈体现了虎为人所控制,进而表明了主人对自然界的超凡控制能力。通过将立虎神化,器主的权力与威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因此,这件饰虎铜釜,彰显了墓主人尊贵的地位与极大的权势。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套头葬的文化内涵目前还众说纷纭,它像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一样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二、西汉 鲵鱼形铜带钩】

 

贵州威宁中水遗址出土的几件仿动物造型的铜带钩,有鱼形、鸟形和牛头形铜带钩等等,它们的铸造工艺精湛,极具艺术魅力,是带钩中的佼佼者。带钩就像今天男士所佩戴的皮带扣,早在《庄子》中就有所记载:“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意思是说,偷盗一件小小的带钩就可能被处死,足以看出带钩在战国秦汉时期是一种非常贵重的物品,古人使用带钩,既有束系革带,美化修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已渗透到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远在云贵高原的夜郎人也非常喜欢带钩这种实用饰品,自制的带钩精美而又独具地方特色。

这件鲵鱼形铜带钩,造型酷似贵州本土所产的娃娃鱼,鱼背上刻"日利八千万"的铭文,意思是带钩的主人期盼每天获利八千万,这件鲵鱼形铜带钩也成为贵州境内唯一一件带字铭文铜带钩。

三、【东汉 铜车马】

 

这一件铜车马是1975年在兴义万屯8号墓中所出土,车马全长123厘米,通高88.5厘米;马由首、颈、躯、足、尾等11段装配,除双耳是实心外,其余9段都是用砂模空心浇铸。马的神态逼真,昂首翘尾并髻尾。奔跑时马尾上扬,也能起到平衡作用。按理说马尾是无须束缚的,髻尾就是束尾,一是避免马尾与绳索、鞍具纠缠;二是部分贵族修剪束起马鬃也代表马主人身份地位较高。汉代重农抑商,根据《东汉会要》《后汉书·舆服志》中所载:“贾人不得乘车马”、“……非公会,不得乘朝车……”。意思就是表达这样的马车在当时是作为官僚的一种交通用具,相当于今天的公务车,商人无论再怎么有钱,他们都是不能使用的。

墓主身份目前暂未可知,但级别可推断:墓中还有提梁壶、七乳铜镜、铜釜等明器共 35 件(套),再结合该车形状看,带棚子的车为“辎车”,主人的身份更高,以及马的脸部、臀部及车篷顶部都残存有鎏金装饰等来看,应近似于当今的县级以上官吏来乘坐。这辆铜车马对了解汉代车制、冶炼工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四、【东汉 永元十六年罐】

 

永元罐为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出土于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的一座南朝墓葬中。器身高25.6CM,口径11.2CM,底径17.3CM,罐口较小,腰腹略微鼓出,上下逐渐收窄,其外形跟现在的酒坛很像。这件罐的下部刻有33字隶书铭文,其中有27字从右向左,环绕罐腹三圈三排,“永元十六年正月廿(niàn)五日,为古沈,四耳袌面,小口,中可都酒,行贺吉祠”,另有6字竖排三行,“古沈直金廿(niàn)”。大意为:东汉永元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制作了这个罐子,四个耳朵环绕罐身,口小,里面可以储藏酒类,用来庆祝春祭典礼,这罐子相当于二十五金的价值。罐身33字铭文完整记录了永元罐的生产日期、形制、用途、价值,是贵州境内目前发现最早有“自我铭文”的酒器。有趣的是,制作于东汉的罐子,是在一座南朝墓葬中发现的。我们可以推测这件永元罐在用了300余年后,又和墓主人一起下葬,完成了“礼器——实用品——传世品——随葬品——出土文物”多重身份的演绎。

五、 黄向坚《寻亲图册》】

 

我们来了解一位目前所知最早用画笔为贵州山水传神写照的画家——黄向坚。他是明末清初大画家,江苏苏州人。如画册的名字《寻亲图册》所讲,这其实是一段非常惊险感人的寻亲之旅。当时明末清初战乱之时,黄向坚的父亲远任云南大姚令,第二年明亡后兵戈满地,他和父亲分隔两地音信全无。直到八年后黄向坚出门寻找自己的双亲,一路上风餐露宿,凄风苦雨,后终于在第二年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整个寻亲旅程跨越三年,行程二万六千余里。他在寻亲的过程中,面对贵州的自然山川,以“纪行”模式,手绘滇黔山水画几十幅,全部起名为“万里寻亲图”。贵博馆藏的就是其中一册《寻亲图册》,8页山水画册,均为水墨淡彩,笔力挺劲,墨彩纷飞,效点疏密有致,构图亦富变化。画册其中一页画有一人手持雨伞行走,他是黄向坚的自画像,描写的是在滇黔驿道上所看到的山水风景,人物形状虽极简炼,肢体传神,使寻亲主题贯穿于全册之中。

六、【 鹭鸟纹彩色蜡染女套装

 

这件文物是1987年安顺平坝区棺材洞出土的。平坝棺材洞,位于平坝城北21公里的桃花村的东南处老熊山的半山腰,是一个存放当地“刘姓歪梳苗”棺材的喀斯特岩洞。1987年发掘清理,清点出568具棺材,随葬器物80余件,有陶、瓷、竹、木、棉等生活用品,包含这件明代彩色蜡染百褶裙。裙腰为麻质,裙身为棉土布。蜡染纹样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以飞翔的鹭鸟为主,下裙为黄、蓝条形几组弦纹相间,使裙身的纹饰复杂中亦见简洁。鹭鸟的图案模取的是早期铜鼓上的鹭鸟纹,这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信仰有关。鹭鸟,在古代南方被视为吉祥的瑞鸟,寓意平安顺遂,生产丰收。裙子上的纹饰图案似流云,流云间空隙以若干小点密布,两部份纹饰以黄蓝相间为底衬,且呈浓淡之分,显然是经过两次封蜡所出现的效果。这件鹭鸟纹彩色蜡褶裙颜色明丽却不绚烂,纹饰丰富却不杂乱,它集合了刺绣、挑花和蜡染三项工艺,技法复杂,完成度高超。整体线条清晰、配色和谐,花纹中间并没有相互浸染的现象。绣法的精妙和蜡染的古朴相辅相成。


联系电话:(0851) - 86610469    传真号码:(0851) - 86610469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路9号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8000117号   技术支持:成相网络

Copyright 2006-2024 贵州老年大学(贵州老年教育) 版权所有 http://www.gzlndx.com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658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2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