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政要闻 >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传处室:宣传研究处    整理上传人:庞文芬    发表日期:2024/1/8 10:47:40    点击量:2023 次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局面。

在文化基因中坚守价值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核心与灵魂。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在舆论引导中坚持价值引领。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建设网络思想文化舆论阵地。发挥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双向即时互动的特点,引导各种媒介资源汇聚线上合力,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叙事体系,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实效性。各主流媒体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和思想引导作用,在平台上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互联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优势,让社会正能量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二是探索体验式传播新模式。要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切实把握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打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效果。通过各类“体验”活动,创新互动体验传播方式,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情感深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起紧密的心理连接。

在实践养成中践行价值准则。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真正嵌入日常生活之中、付诸社会实践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一是在“践行”上用力。实践行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标。要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实施与落实推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只有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落实落细,才会使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落地,才能保证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实现。二是在“广泛”上使劲。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的细微点滴之中积极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落到细处实处。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行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使之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在制度保障中强化价值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需要长效的、系统化的制度和强有力的法律来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协同长效机制,对三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同向发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健全和落实监督、评价、奖惩机制,加强督促检查,褒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表扬和鼓励,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二是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以法律约束保障道德践行,以法律实施有效支持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要用道德涵养法律,用德治润泽法治,为全面依法治国营造良好人文环境,让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

来源:重庆学习平台强国号

联系电话:(0851) - 86610469    传真号码:(0851) - 86610469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路9号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8000117号   技术支持:成相网络

Copyright 2006-2024 贵州老年大学(贵州老年教育) 版权所有 http://www.gzlndx.com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658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2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