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老年学校办学水平
黔西南州兴仁县巴铃镇东街社区老年学校
黔西南州兴仁县巴铃镇始终坚持把敬老爱老惠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立足实际,常抓不懈,从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体育、服务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惠老政策,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使全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努力确保每一位老年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夯实基础,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巴铃镇地处兴仁县城东北部,辖18个行政村,3个社区,278个村民小组,7.4万人。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努力营造健康的养老环境,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2004年12月巴铃镇开办了老年学校,2013年率先开设了“远程老年学校”,2014年12月成立东街社区老年学校,学校成立后选举校领导班子成员9人,共有9个班级159名学员,聘请具有特长的爱好者8人为指导教师,设有舞蹈、书画、象棋、乒乓球等6个兴趣班。分工明确,业务指导责任落实到人。本着“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理念,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生动而丰富的教学内容得到了社区老年学校学员的一致好评。
统筹安排,老年教育活动持续开展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针对巴铃镇社区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新形势,在社区党总支的高度重视下,建立了“社区老年学校”,旨在把“社区老年学校”办成社区老年人的教育基地,使之成为老年居民的心灵家园。社区老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将学校管理好。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学校业务、教育教学、文艺、书法、绘画、财务、档案工作具体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各司其责。每月开一次领导班子会议,开展活动有计划、有分工,并在会议记录本上一一详细记录。做到具体工作有人抓,活动内容有记载。
二是要求明确、制度保障。在建立“社区老年学校”的同时,及时制定相应的工作要求和制度,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工作要求:一是贯彻党和政府关于老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二是认真规划老年学校教育发展目标,制订分阶段实施计划;三是深入调研,引进适合社区老年学校播放的各类远程教学片,充实课程内容;工作制度:一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每周开设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各类课程;二是经常开展学习讨论、交流,使老年学员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展示老年人的风采;三是认真做好活动小结、年度总结、归档工作等。
三是人员保障、专人负责。人员方面有保障,工作有专人负责,因此工作及活动开展得以顺利进行。近几年来,巴铃镇社区老年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在开展老年教育过程中兢兢业业、细致周到,成为社区老年人的学习乐园、精神家园。
有机融合,老年教育工作多姿多彩
一是大力宣传并加强交流办校经验。学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学员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参加学习人员人手一册,供学员学习和向群众宣传。并与周边贞丰县龙场镇、本县屯脚镇等老年学校加强学习交流,通过交流达到取经办学的目的,尤其是在巴铃绿荫首届风情节交流活动中,既有文艺节目汇演,又进行座谈交流心得。
二是业余配合社区调解村民矛盾。校领导班子在村民中有很高的信誉,为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奠定了良好基础。如社区刘某某与王某某为宅基地纷争闹矛盾,社区和镇综治办几次调解无效,双方抵抗情绪严重。经校领导班子成员江吉峰和秦文富出面几次调解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还有在战场上退伍回家年逾九旬的老兵龚老生病卧床不起,校领导班子亲自登门探望,其全家人很受感动,之后大力支持学校工作。
三是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将形成文字的档案整理规范归档,做到开展活动有计划、有图片、有文字资料,形成分类档案资料保存。从学校建立以来,形成的档案资料有:学校工作汇报、开展活动资料、上级文件及领导讲话、学校财务(含账务)登记、各类学员花名册、活动剪影等。
四是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建校以来,学校活动丰富多彩。2015年3月,组织学员58人参加州、县、镇党委共同主办的“代表进基层服务千万家活动”排练3个节目参加演出。同年10月组织全体学员参加镇的文艺汇演,组织学员62人参加县老年大学举办的“老年节”文艺汇演,组织学员参加贵州省老年教育发展3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选送社区老年学校顾问王天超撰写的《社区老年教育研究》论文被评为“优秀奖”,受到省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表彰。2016年,学员美术作品《高山流水》被《兴仁老年》季刊选登,同年7月组织学员46人编排6个节目参加“巴铃镇绿茵河首届风情文化节”,组织58名学员编排2个节目参加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文艺汇演活动等。
兴仁县巴铃镇东街社区老年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有信心抓好老年教育工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有全心全意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决心并付诸于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老年学校将进一步创新观念,创新办法,努力把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